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7月20日顺利闭幕。今年,共有651家企业参展,其中有62家为北京企业。链博会,这个全球唯一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展会,在过去三年,参展企业都在做什么?这场展会,到底能为北京“链”住了什么?
(中铝集团展示的全铝制车身)
把外资“链”进北京
北京,正在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地,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链博会上的新车展出数量明显减少,而围绕核心部件的研发攻关正在加速迭代。不少外企被“链”进了中国市场、北京市场。主做汽车连接器的在京外商独资企业——罗森博格亚太电子有限公司和国内的主流车企均有合作,公司业务发展完全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
“我们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制造本地需要的产品,这样能更贴近客户,快速响应,快速交付。”公司市场部总监王冬雪说。整个E2智能汽车链展馆里,放眼望去,都是公司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这个馆就是一个车企全链条的大聚会,包括给我们做线缆的、做注塑的、做端子的、做材料的……”
彰显全球最好供应链
生物医药,一直是北京近年来聚力打造的优势产业,今年,不少在京企业以链博会为契机,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首次参展的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全球首创的“人工智能+”全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能实现骨科手术从看诊到治疗全周期智能化,该成果填补了国内外人工智能在全骨科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空白。这款机器曾在今年5月的科博会上首发,时隔一个多月,它再次实现技术突破,能在一台手术中同时进行“髋膝关节置换”。这台机器共有300多家供应商,全部为国产自研,被称为手术机器人“皇冠上的明珠”。
公司董事长张逸凌一边忙着联系合作伙伴,一边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有全球最好的手术机器人供应链,借助这次链博会我们也想向全球展示,未来中国整个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会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
科技创造新就业岗位
眼前一个打印机模样的机器,再配上一个显示器,就组成了一台人工智能培训设备。这款由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机器在今年的链博会上首展。公司副总经理宋柏青告诉记者:“我们招了7名实习生,实习了4个月,他们从头到尾开发了这一整套设备。”
据了解,这台设备小巧轻便、易携带搬运,能实现47个工业场景在线模拟培训,这些场景全都基于目前先进制造业催生的新就业岗位:“比如汽车产线的某一个环节,无论是物料分拣、水泵供水、线缆铺设都能用。”
近几年,北京在多领域加紧吸纳优质人才。供应链,也包括人才链。围绕北京亟需的制造业人才,设备能帮助企业进行员工的快速专项培训,更好匹配人才供需。
(中车集团全电跨境动车组“澜沧号”)
低成本合作、共御风险
本届链博会上,共有651家企业参展。其中,北京企业62家,集中在科技服务业、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北京的优势产业领域。在前期企业参访中,北京市贸促会国际展览部部长安永军明显感受到企业对参展的热情:“大家的参展积极性很高,今年共有22家在京央企和40家北京企业参展,比去年提高了40%。”安永军说。
当前,北京正着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链博会迄今为止已举办三年。对于什么是“链条”,参展者们从最初的茫然不解、只埋头介绍展品,到如今的呼朋引伴、热烈洽谈合作,链式思维正带动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链博会,恰恰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任何企业都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打造“小而精”。举办一场线下展会,能够促使各方面对面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实现低成本合作,共同抵御风险。
“从国家的层面来讲,主要还是因为世界供应链重构,以供应链为主题,把北京企业、中国企业聚合起来,这能使中国在全球经贸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也是链博会的魅力所在。”周密说。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