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投资提示】伊拉克百亿美元“发展道路”项目机遇与风险共存

2023年08月14日

来源:新华社巴格达分社

伊拉克规模巨大的“发展道路”项目旨在贯通该国南北陆路通道、打造未来海湾通往欧洲的新路线,将有力带动当地基建需求。再加上伊拉克政府向中方释放欢迎信号,给我企业带来机遇,受到多家基建领域的大型央企密切关注。目前,该项目处于早期阶段,政府准备工作还不足、资金来源与规划不明、未来施工难度大。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应保持谨慎关注,做好信息搜集、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评价等工作,重点关注伊方付款方案和未来施工环境,尽力争取有利、公平的参与条件。

伊拉克欢迎中企参与“发展道路”建设

6 月初,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在会见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崔巍时介绍了“发展道路”(Development Road)及其他基建项目,称已收到其他国家关于这些项目的融资和执行提议。而此前,伊拉克交通部长萨达维在会见崔巍时称,欢迎中企参与“发展道路”项目,将邀请中方参加关于该项目的国际会议。

很快,在 6 月中旬举行的、由伊拉克交通部长主持的发展道路项目技术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海合会成员、世界银行和项目咨询公司的代表均出席,就项目细节进行了讨论。

“发展道路”又名“干渠”(Dry Canal),是伊拉克意图打造的纵贯全国南北的“大动脉”。其中,电气化铁路和公路均长约 1200公里,从伊拉克南部的法奥港延伸到伊拉克—土耳其边境地区,途经巴士拉、巴格达和摩苏尔等伊主要城市,最终经土耳其通往欧洲。该项目将在伊拉克境内沿线建设 15 个车站、物流中心和工业城,还将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耗资约 170 亿美元,而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消息称,其中 105 亿美元用于铁路项目,另外 65 亿美元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另有消息称,该路线在土耳其境内可延伸至地中海东岸的梅尔辛港(Mersin),对接地中海航线。

伊拉克政府展开频繁外交,争取国际企业参与。苏达尼 3 月出访土耳其,与土总统埃尔多安共同敲定了对该项目的支持。当时埃尔多安称该项目会成为“本地区‘新丝绸之路’”。苏达尼 5 月在巴格达主持“发展道路会议”,与会者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伊朗、叙利亚、约旦、土耳其等国以及欧盟和世界银行的代表。代表们就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决定设立技术委员会,为与会国如何参与项目制定方案。

据伊拉克官方消息,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设计阶段,预计今年启动国际招标流程,2024 年开工建设。但也有在伊中企认为,由于前期需要政府做的工作都未完成,参照伊拉克现有项目的速度,2024 年进入建设阶段不太可能,但进入招标阶段是有可能的,主要取决于政府资金落实情况。

项目意义及风险都很突出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海外所中东室主任尚艳丽认为,伊拉克启动这一大型项目,在国际交通格局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其项目本身和后续带动效应也将为外国公司提供大量投资机会。但受政治、经济、安全等因素影响,“发展道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面临不确定性。

“发展道路”一端涉及已经启动多年的伊拉克南部法奥港建设项目。据尚艳丽介绍,港口全部建设完成后,吞吐量可达约 1 亿吨,将是伊拉克唯一能够接收大型船只的港口,或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世界上最大的 12 个港口之一。伊拉克的法奥港和“发展道路”项目被称为该国的“丝绸之路”,可能使其成为亚洲和欧洲间的交通枢纽。

在伊拉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设施问题专家雅鲁卜·易卜拉欣看来,“发展道路”提供了东亚、南亚和海湾通往欧洲的新路线。来自东亚的船舶抵达阿拉伯海后可不绕阿拉伯半岛走红海—苏伊士运河,而是经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进入欧洲,缩短了航线。此外,由于该路线经过的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推动亚非欧的互联互通上,与中方倡议形成补充。尚艳丽表示,预计项目建成后,与经苏伊士运河前往欧洲的海运路线相比较,其运输时间可缩短 20 至 25 天,可为伊拉克每年创造 40 亿美元收入,并创造就业岗位至少 10 万个。

但该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据尚艳丽和央企驻伊负责人观察,尽管当前伊拉克政府调门很高,但顺利完工的难度很大,面临多重挑战。

其一,面临一定地缘政治风险。尚艳丽分析称,美国和伊朗长期影响伊拉克政治、安全和经济事务,两国争夺对伊拉克控制权将加剧该国地缘政治风险,也将影响伊拉克重大项目的命运。法奥港和“发展道路”项目利益重大,或将影响邻国伊朗、科威特等的利益,可能出现对地区交通枢纽地位的争夺,面临被干预的风险。此外,在伊拉克国内,该项目还面临派别斗争。如亲伊朗的部分民兵组织曾推动中国公司获得法奥港项目合同,而什叶派领导人萨德尔支持韩国大宇工程建设公司,最终大宇胜出,招致抗议示威。

其二,面临明显安全隐患。不同于电厂或油田项目,线性项目的开放作业环境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在伊拉克修建跨越上千公里道路要穿过恐怖分子活跃的中北部地区,施工安全招致企业担忧。即使是在南部,也可能存在清除战争遗留地雷的问题,这些都给工程安全性和进度带来隐患。此外,修路沿途要经过大片部落和民兵势力范围,涉及征地拆迁、部落阻挠和民众勒索等问题。而行政效率低下、多部门配合不畅的伊拉克政府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怀疑,也会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加大违约风险。

其三,面临一定的经济风险。尚艳丽分析称,伊拉克政府最初计划在 2024 年之前完成法奥港口项目 1 期建设,但因资金短缺 30 亿至40 亿美元,导致项目建设缓慢。伊拉克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深受油价波动影响,未来,“发展道路”项目也将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需要外国投资。此外,项目还面临科威特大穆巴拉克港口和伊朗国际运输走廊的竞争,后两者都在积极建设中,将成为地区重要贸易通道,而“发展道路”尚未开始建设。周边类似项目的开展,可能在未来压缩“发展道路”项目的商业价值。

中企应积极参与并谨慎评估

“发展道路”将有助打通伊拉克国内南北陆路通道,在项目进行中和完工后,当地电力工程、通信、能源等领域需求将得到提振,给中企带来机遇。萨达维在会见中国大使时就表示,“基于对中国主要企业专业知识(特别是在交通、投资和基础设施上)的强大信心,我们欢迎中方参与‘发展道路’项目”。有央企驻伊负责人表示,中企在工程领域享有经验、技术和成本优势,而该项目又大概率是分段执行的,只要条件合适,他们有希望部分参与项目。

目前,包括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几家央企,均在密切关注“发展道路”项目,并与伊相关部门保持沟通,有的企业已在伊交通部、住建与市政部进行了备案。有消息称,来自土耳其、埃及、法国、韩国、伊朗等国的一些企业可能成为竞争者,而土耳其、伊朗等国的公司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其他领域,包括电力、通信等领域的大型中企也在关注该项目可能带来的更多当地需求和市场机会。

财政状况不稳的伊拉克政府如何还款是中企最大顾虑之一。国际油价波动对伊政府还款能力影响较大,原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收入90%以上。为减轻担忧,伊拉克有意引进土耳其、阿联酋等国资本支持该项目,但还款方案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有中企透露,伊拉克交通部曾有意不走现汇、用未来铁路建成后的收益来向企业支付工程费用,但考虑到铁路运维成本高昂、收回成本周期长且当地营商环境和安全环境较差,这种支付方案存在很高的亏钱风险,企业很难接受。

除了安保问题,项目可行性和难度也是中企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伊方信息发布不足。几家中企驻伊负责人表示,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项目,政府前期准备工作极其复杂,但目前伊政府的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估、地质勘察、基本设计等或缺乏信息发布、或没有完成,因此需要企业保持谨慎关注。另外,欧洲企业已经占了“先手”,比如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由伊政府委托意大利公司完成,也有消息称,伊政府希望向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购买机车。有中企担忧,如果项目设计和建造大量使用欧标或美标,对他们来说将是不得不考虑的挑战。

尚艳丽认为,中企可以两国建交 65 周年为契机,通过参与这一项目,落实好首届中阿峰会和两国领导人会晤成果,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推动中伊、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她建议中企:其一,积极关注“发展道路”的最新动向,做好充足的信息搜集,提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评价;其二,坚持要求伊拉克政府对待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给予同等待遇,与西方公司相比较,与中企合作的合同条款不能有歧视性,特别是在还款方案上;其三,在涉及库尔德自治区的项目建设上,考虑将伊中央政府与库区政府矛盾引发的合同无法执行情况等不可抗力因素列入合同补偿条款中,以降低潜在投资损失;其四,积极与西方公司谈判,争取合作共同参与这一项目,实现收益共享并分散风险;其五,与伊拉克中央政府处理好关系,不应轻易向任何政治派别示好,避免卷入其国内的派别争端,影响中伊合作。

主办:北京市贸促会     建设运维:北京市贸促会综合事务中心

京1CP证12017809号-3|京公网安备11010200068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