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聚焦文博会 > 正文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工作总结

分享到: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文博会官网 

 

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12月11日至14日在京成功举办。本届文博会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开局之年举办的一次国际文化交流盛会。组委会办公室围绕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突出实效化、精品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精心安排各项活动,全面展现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创新、跨界融合最新成果,引领前沿产业发展趋势,推进高端产业项目务实合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届文博会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共举办综合活动、展览会、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活动、分会场等六大类150多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吸引了海内外123万人次参展参会。展览展示总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设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主展场5.5万平方米,接待各界观众22万人次;40多场项目推介交易活动,吸引海内外1.2万客商到会洽谈交易;106位国际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权威人士、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会演讲,3600多位专业人士与会交流;遍布京城的60多个会展场馆和文化园区面向普通观众开放,首次举办的江苏省扬州分会场人气十足;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5个省区市的网民通过文博会官方网站关注和了解文博会,访问量达到110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 1054.56亿元人民币,签约、成交呈现四大特点:(1)北京企业与兄弟省区市企业联合投资项目数量增长,首都优势文化资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明显;(2)文化贸易成交进一步增长;(3)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平台类项目数量增加;(4)文化与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的项目大幅增长。


二、成效及特点
    (一)传播产业权威导向,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发挥首都文化人才、文化设施、文化总部和文化资本聚集优势,把重大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和项目纳入文博会整体活动,为相关行业提供权威导向和前沿理念。主题报告会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把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6场论坛会议汇集国内外决策者和文化产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登台演讲,互动对话,解读最新产业政策,探讨热点、难点问题,共享成功经验。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发布会、中欧文化与贸易论坛、专业学位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对话等活动成为反映我国文化发展水平的“温度计”和“晴雨表”;由国家级行业协会和央企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大学创意博览会、华礼奖“中国礼物”设计大赛、2014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北京国际音乐音响展览会、中国国际企业品牌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二)展示新兴创意成果,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本届文博会产业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而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比比皆是,一大批新兴文化企业登台,展现了跨界融合创造的产业新景观。文化与科技相互渗透推动产业走向高端,众多移动互联、“云平台”高清交互、数字出版发行、卫星数字书屋等产品均是首次面世,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文化与金融相互融合为产业发展升级提供重要动力和空间,银行、证券、信托、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全面介入,推出专门为文化企业定制的金融创新产品多达数十款,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及专门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众筹平台的“文筹网”、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艺术品授权平台”等数十家文化金融企业与文化企业达成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文化与体育融合衍生的APP体育休闲娱乐客户端产品、可穿戴式运动电子设备、体感运动、模拟运动设备等产品随处可见。文化与信息融合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国广控股集合旗下中华网、国广互联等十余家媒体子公司携最新推出的多款移动互联产品首次整体亮相,北京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产业链整体展示,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


    (三)汇聚原创文化品牌,推动产业深化发展
    本届文博会内容生产、原创作品、自主研发、文化品牌占比大幅提升,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生机。大批原创舞台剧、影视剧、网络剧目等纷纷亮相,首都剧院联盟成员139个剧场(舞台)推出的一大批原创剧目构成全国演艺中心示范品牌,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打造的多台原创演艺剧目集中发布,中国民营演艺联盟抱团出展,展现出演艺市场的空前繁荣。新闻出版业全新亮相,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园、安徽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等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后的新型企业和产业园区,集中展示了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产品;首都版权产业联盟与中国移动动漫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并发布第一个合作项目BBC《布鲁精灵》。国际艺术授权展推出了大批原创品牌,“阿狸”周边产品与多个品牌成功跨界合作,促进了本土动漫形象产品化;小羊肖恩、花园宝宝、恒天时尚、长颈鹿但丁、佛果果等,在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拓展了授权市场。中国设计“红星奖”年度评奖揭晓,推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中国品牌。完美世界展示了通过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和开发平台,远销亚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游戏产品。


    (四)搭建示范推广平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大批文化产品、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企业以及文化品牌借助文博会平台打开发展思路,拓展生存空间,带动文化产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显示出中国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文化创新力日益增强。朝阳区定福庄传媒产业走廊从第四届文博会开始正式推出规划构想,连续6年以文博会作为宣传推广重要平台,得到市场广泛响应,不断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区域内已集聚50个产业园区1.8万家文创企业,产值收入达1800亿元,今年7月份经文化部批准以“传媒走廊”为核心承载区建立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本届文博会上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发布五个新园区,同时推出8个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分众式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尚8文化集团连续五年借助文博会平台拓展空间,由弱到强,如今在京拥有10个地标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聚500多家国内外文创企业。本届文博会尚8又推出“O2O创意生态圈”,推动园区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创意者之家”发展。


    (五)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文化市场,从不同地域集聚文化产业优势资源和国际知名品牌活动,以国际视野助力首都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引进国际精品,境外33个国家和地区51个代表团组参展参会,英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优秀剧种批量进驻,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青年文创作品集中展示;台湾文创精品馆是文博会上最聚人气的展区,台北、台南、苗栗3个主题展区和来自台湾各地的132家文创企业,展示了典雅、时尚、原创力十足的各类文创产品。输出传统文化,一大批融入时代精神、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华文化产品成为今年文博会主角,中国笛声民俗文化公司将启动与21个国家孔子学院开展“中国非遗手工作品、数字作品欧洲国家的巡展、巡演、巡讲”活动;BON蓝海电视台借文博会平台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启动“中国创业千万亿--助小微文创企业走出去”活动,力推1126家小微文创企业走向世界。尽显地域特色,天津、河北、山西、安徽、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25个省区市和全国1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中显现特色文化产业成果。首次在京外举办的扬州分会场开设近万平米的展览,吸引300多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参会,超过2万观众参加活动,现场成交和各类文化项目签约金额总计达2.3亿元人民币,凸显北京文博会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六)打造群众体验乐园,激发文化消费潜能
    以主展场为核心,百余场创意主题活动和专题分会场联动展开,让更多普通市民就近了解和体验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激发创意热情和消费潜能。中国华录集团将4D特效电影院搬到文博会,自主研发的激光投影电视,搭配蓝光播放机,让观众享受媲美电影院的观影体验;“水立方”启动“上善若水APEC之旅”深度游,普通观众不仅可以饱览2014年APEC欢迎晚宴原貌,还能品尝到国宴厨师制作的晚宴甜点;沉浸式月面巡视体验、玉兔竞速、C919航空飞行模拟体验舱等虚拟现实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观众排队体验;多媒体视频、大屏幕互动、iPad甩屏、触摸屏、微博微信墙、二维码等多种创意互动,令人目不暇接;传统文化景泰蓝、鼻烟壶、料器、泥塑、陶器、剪纸等不但让观众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还可跟随大师现场学艺,展示原创艺术。


三、主要做法及体会
    (一)坚持节俭办会,创新运作方式
    主办部委领导对办好本届文博会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办会形式。组委会副主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同志和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副市长程红同志对本届文博会的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组委会办公室严格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在经费预算削减40%的情况下,对各项活动经费使用反复研究论证,合理配置,优先向有创意创新潜力、体现最新产业发展趋势的项目倾斜,保证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取消开幕演出等3场综合活动,将主论坛调整为主题报告会;严格控制外宾接待规格和标准,取消提供来华机票和宴请;省区市代表团接待天数由6天减少到3天,所有领导、嘉宾、工作人员一律用自助餐;论坛会议由去年的8场压缩为6场。


    (二)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示范引领
    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及相关中央单位积极参与文博会,承办多场重大活动,涉及展览展示、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和创意活动四大板块,凸显国家级展会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全国25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组团参加文博会,无论是展览还是推介交易活动,都凸显浓郁的地方特色。市属近30个委办局以及16区县积极参与文博会各项活动,直接举办的活动近百场次,其中举办活动较多的朝阳区分会场在15个园区举办50余场活动,西城区分会场也举办九大系列30余场活动。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市公安局等单位加强协调,整合力量,为文博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三)加大开放力度,凸显平台效应
    本届文博会更加注重开放式办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搭建务实交流合作平台。加大海外宣传推广和邀请工作力度,吸引大批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和国内外政府官员、知名专家汇聚北京,带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理念和项目合作新商机。以演出剧目、影视、出版物为代表的文化走出去产品较往届大幅增加,标志着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以“文化硬件”为主的局面有较大改观,交流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扩大。秉承“北京搭台、全国唱戏、面向世界”的办会宗旨,务实为各省区市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区域之间文化产业资源流动。为体现北京文博会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今年首次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分会场,组委会办公室协助组织西城区30余家文创企业、朝阳区5家798艺术区文创企业、北京古玩城20余家古玩艺术品企业、北京工美协会3位工艺大师及尼泊尔3家文创企业等共70余家,参加扬州分会场活动,为京、扬两地文创企业产业合作牵线搭桥。


    (四)整合宣传资源,营造创意氛围
    创新文博会新闻宣传方式,有效整合传播资源,定向锁定目标受众,极大提升了文博会的观众体验和传播效率。本届文博会借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统筹资源配置,形成广告宣传与新闻宣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大众媒体与自媒体、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大规模、全覆盖、多层次宣传格局。媒体广告覆盖与文创产业密切相关的中央媒体和全部市属主流报纸、电视、广播、刊物,户外广告覆盖首都机场、公交站台、地铁电视、移动电视、城市电视、户外大屏,最大限度地突出文博会官方网站网址和官方微博、微信二维码,实现了线下宣传对线上宣传的有力支撑。强化内容创建,新闻宣传组共撰写、编辑综述类新闻稿件20余篇,线索类新闻稿件50余篇,数量超过去年的20%,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采访线索和丰富新闻素材。扩大新媒体宣传阵地,与公关公司合作组建专门的新媒体传播团队,制定新媒体传播策略,微信公众号用户数在文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增长50%,发布微博1955条、转发3382次、评论2209条,“北京文博会”话题共产生248万阅读量,“文博会随手拍”话题产生73万阅读量,较好地引导了自媒体传播。进一步扩大文博会境外宣传规模,首次与传统媒体合作,通过境外华盛顿邮报、大洋日报对本届文博会进行整版报道。


    (五)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服务质量
    本届文博会服务APEC会议大局,决定延期举办,组委会办公室和各主、协办单位克服由此带来的方案制定、活动安排、招商招展和国内外联络等各种困难,团结协作,加强统筹,及时调整,确保筹备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对文博会转型升级进行初步尝试,主展场及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活动、分会场等活动相应减少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增大市场化程度。重新修订《文博会运行管理办法》,强化细节和流程管理,提高合作门槛,严格审查资质和实施方案,规范分项活动视觉标识,全程督促指导,确保每场活动都办成精品。在内宾、外宾接待工作中精心组织,周到服务。在主展场设立知识产权、经贸法律咨询台,提供现场咨询解答服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各项活动都制定工作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保证了会期安全保卫、卫生防疫不出问题。从整体上看,本届文博会各项活动效果简约而不失隆重,展现了文博会作为国际品牌的独特魅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紧贴时代主题筹划第十届文博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趋势,认真策划和提炼第十届文博会主题,精心组织活动内容,充分展现时代发展特征。对历届文博会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提炼展会核心价值和成功要素,激发内在创新活力,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上展现新的面貌、新的风采,保持文博会长久生命力。


    (二)围绕转型升级加大市场化运作
    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务实开放办会,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与境外展商、专业协会、专业会展企业合作力度,引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市场手段管理和引导文博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聚集优势,广泛吸引国家部委、市属机构及相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文化企业、科研院所参与文博会,确立北京文博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国际化合作
    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北京文博会的品牌效应,积极为中外文化产业搭建国际贸易投资合作交流平台,拓展文化输出空间和渠道,助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筑实文化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国际文化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文博会国际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广开渠道邀请重要国际组织、境外知名企业及权威人士参展参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海外招商招展工作,提高文博会国际化程度。


    (四)搞好跟踪服务持续文博会效能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加强对文博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走访相关央企、各省区市、北京各区县及功能区,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力促重大签约项目落地,把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完善展商数据库和专业观众数据库扩容及延伸应用,为参会企业提供更多专业观众、专业机构和政府机构对接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科博会官方网站、移动互联设备客户端等手段,在线上线下、会内会外、会前会后进行全方位宣传,吸引、集聚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常年为参会参展企业、机构提供网上实景展台、线上推介、招商合作项目对接等综合服务,逐步实现持续交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