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名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境外投资 > 贸易摩擦应对 > 正文

我国服务贸易在创新中快速成长


2018年08月01日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持续推进我国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的40年。过去40年来,我国服务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

一、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征程(1978~199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服务业从封闭走向开放。航空运输和酒店行业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服务产业。1980年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公司外资成立了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成为当时我国最早的三家合资企业之一。198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位于北京建国门外的建国饭店正式营业。航空和酒店行业的开放,为当时华人华侨来华投资办厂、探亲旅行提供了便利。经济特区建立后,特区城市的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拓展到了银行、交通、融资租赁等领域。此阶段,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1982年的463.3亿美元增长至1991年的1321.8亿美元,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79年的22.3%上升至1991年的34.5%。在这一阶段,我国服务贸易主要体现在技术引进、劳务输出和旅游等少数领域,甚至在国际收支中并未有“服务贸易收支”这一概念。根据历史追溯的数据,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47亿美元;到1991年,服务贸易规模已经扩大至137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此阶段,由于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仍然不够,服务进口受到限制,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呈现顺差,顺差规模由1982年的6亿美元扩大至1991年的54亿美元。

二、拥抱全球化:在复关和加入WTO进程中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1992~20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我国加快了复关和加入WTO谈判进程,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业开放水平。在此期间,我国积极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在服务业开放众多领域作出了较高承诺。1994年《对外贸易法》第一次明确了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列,作为对外贸易的三大基本内容。199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专门针对国际服务贸易收支进行统计。至此,“服务贸易”这一概念正式诞生,并为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提供了基本来源。在此阶段,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92年的35.6%上升至2001年的41.2%。服务业成为吸收外资重要来源,截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合同外资中,服务产业比重达24.1%。1991年~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08亿美元增加至719亿美元,年均增长21%,占世界贸易份额也从0.6%升至2.4%。其中出口额从69亿美元增加至329亿美元,年均增长17%;进口额从39亿美元增为390亿美元,年均增长26%。旅游是我国最主要的服务出口领域,2001年旅游出口额为177.9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服务出口总额的54.1%。

三、历史性跨越: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02~2012)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扩大。加入WTO,我国对服务贸易总协定12大类中的9大类、近100个小类进行了渐进的开放承诺,其中金融、通信、旅游、运输和分销服务业成为开放重点。这一阶段,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一是服务业成为吸收外资的主导产业。2002~2007年,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实际金额从121亿美元增长至306.9亿美元,服务吸收外资水平有了较大提升。2007~2012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金额从306.9亿美元增长至538.4亿美元。二是确立服务贸易大国地位。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突破千亿美元关口,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59亿美元。此时,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排名从第13位上升至第6位,出口排名从第12位上升至第7位,进口排名从第10位上升至第5位。2007年~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2509亿美元增至4706亿美元。2012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其中出口1904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进口280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四、迈向新时代:全面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改革创新(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北京服务业开放试点、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商签CEPA协议等途径加大了服务业开放力度。服务业开放领域进一步向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深化,并引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新型开放模式。这一时期我国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的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一是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2017年进一步提升至5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产业。二是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695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入推进,并形成29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经验。2018年国务院发布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并新增北京、雄安新区两个试点地区。三是在国际合作方面,服务贸易成为深化“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新动能。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总额达9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占中国当年服务贸易总额的14.1%。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额及占比稳步提升,运输和旅游是主要领域。服务贸易在“一带一路”国际价值链中起到关节点和黏合剂的作用,是打造中国主导的国际价值链的关键。

在建设经贸强国的新时代,“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是建设经贸强国的两大支柱。展望未来,要着力培育“中国服务”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弥补中国制造的“服务短板”。可以相信,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必将继续涌立改革开放的潮头,同时也必将受益于新一轮改革开放,并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