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市贸促会成功举办北京会展业国际交流大会

2011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

为了推动北京会展业发展,吸引更多国际会展项目落地北京,9月21日下午,市贸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会展业国际交流大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的18位会展协会负责人和管理机构首脑,与150多位在京会展机构的负责人及会展业专业人士,就推进亚洲国际会展业的发展与合作及市场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会上,亚洲展览业联盟会长、新加坡会议与展览业协会前任会长Edward Liu,马来西亚会展业主办及供应商协会会长Jonathan Kan,韩国展览业协会主席Chong-Man Park,印度尼西亚展览业协会会长长Effi Setiabudi以及印度海得拉巴国际会展贸易中心首席运营官Sanjay Kapoor分别介绍了本国会展业发展情况、会展环境及会展业相关政策,并就部分重点项目进行推介交流。中国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张效林、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许强、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等北京会展业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特点和相关项目。

北京市贸促会副会长储祥银在会上发布了《2011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他介绍说,“十一五”时期,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直接会展收入由2005年的61.1亿元大幅提高到2010年的17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1%。会展业的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显著提高。国际会展收入增长势头强劲,2010年国际展览收入34.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80.7%;2010年举办国际组织的年会或大会98个,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十二,在中国大陆保持第一;每个展览平均收入达到588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近2倍;在京举办的国际汽车、机床工具、工程机械、服装服饰、冶金铸造、石油石化、制冷设备、信息通信、建筑材料、灯光音响乐器展等一批专业技术展览会成为本行业的国际名展,位列亚洲或世界前茅。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会展龙头企业。2010年会展收入超过亿元的单位有25家,排名前20%单位的会展收入占全市会展收入82.6%。同时,出现了一批接近国际水平、本土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的会展业服务企业群体。

会上,储祥银副会长还向境外会展企业介绍了北京的会展环境和优惠政策。他说,北京市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近年来会展设施明显改善,会展环境不断优化,会展公共服务逐步提升。至2010年年末,北京市专业展览场馆的总展览面积达67.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1.5倍;可出租的会议室5679个,比2005年增加53.9%,总面积达78.9万平方米。特别是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使北京拥有了一批现代化的会展设施,由奥运主新闻中心改建的国家会议中心最大会议室可容纳6000人,成为北京接待大型、高端会议的重要场所,“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体育场馆也对外承接会展业务,成为颇具特色的举办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的场所。北京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会展优惠政策,使会展软件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北京将会展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领域之一,并对会展企业实行差额纳税等优惠政策,东城区、朝阳区、昌平区和顺义区等区县还分别制定了本区的会展业鼓励政策。目前,北京市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提出要把北京打造成亚洲会展之都的目标,经过五年的奋斗,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会议五强举办地之一,亚洲排名领先的会奖旅游目的地,中国会展行业的引领者。这一目标为中外会展企业提供了合作发展的良好机遇。希望中外会展企业加强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中外会展业人士对此次国际交流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对北京会展市场兴趣浓厚,希望通过交流加深了解,共同推进亚洲会展业的发展。

主办:北京市贸促会     建设运维:北京市贸促会综合事务中心

京1CP证12017809号-3|京公网安备110102000689-3号